关于转发北京印刷学院关于开展微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填报“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校开展“微专业”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本次“微专业”申报面向全校所有二级学院,鼓励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和出版产业发展需求,积极申报。
二、建设方向
各二级学院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双千”计划和急需紧缺“微专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并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申报方向。同时,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探索创新,结合国家战略、区域产业和市场需求,围绕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自主开展建设方向以外的“微专业”。拟新增、调整及改造本科专业的二级学院须结合行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积极培育并开展拟新增、调整及改造的本科专业相近的微专业建设,提前做好产业需求调研、师资、课程、实践等申报、调整、改造的条件储备。
三、申报要求
申报“微专业”的学院应拥有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具备开展线上线下急需紧缺微专业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能够保障微专业教学、实践等环节的顺利开展。专业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团队成员需涵盖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可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合作共建急需紧缺微专业。
鼓励前期具有一定需求调研、师资、课程、实践、校企合作等基础的二级学院,以短、平、快等方式积极争取入选今年“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
连续两届(2023届、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均处于学校后20%的相关专业点所在二级学院要主动为所在专业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微专业”方向供其选修。
申报材料:各二级学院需填写《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表》及《“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汇总表”》,并附相关支撑材料,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条件及就业前景分析等。
申报时间:请各二级学院于2025年5月6日(星期二)下午3点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教务处。
审核流程: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择优向北京市教委推荐上报微专业建设项目。
四、其他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微专业”建设工作,充分认识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微专业的申报、论证和建设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确保建设质量。
联系人:魏荷凤 联系电话:60261701
电子邮箱:weihefeng@big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