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学子与冬奥故事】 第三篇| 媒体运行中的专业服务力量
立春之时,乘一朵浪漫的雪花,北京2022年冬奥会温暖启程;雨水过后,伴着绚烂的雪花花灯,这场冰雪盛会圆满落幕。赛场内,中国冰雪健儿踏冰逐梦,驭雪而驰,斩获9金4银2铜,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而赛场之外,“双奥之城”展现出的中国智慧,赛会志愿者的贴心服务,防疫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也让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冰雪盛会惊艳世界,在冬奥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踏着这场冰雪之约,让我们再次走进我们的新闻出版学子,走进媒体运行中心的实习生,共同聆听他们背后的精彩故事。
(一)新闻与传播专硕 郑文姝
——国家游泳中心媒体运行部记者工作间
我所在的是新闻运行领域,岗位是记者工作间主管。在我所负责的记者工作间,根据规定,应于每日赛前3小时开放、赛后3小时关闭,这就意味着我们大多数竞赛日的运行时间都是早6点到晚24点,长达18个小时的工作时长,满负荷状态下要同时服务200多个记者,这样的工作强度和时长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虽然很疲惫,但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兴奋。在一定程度上,奥林匹克盛会,不仅是体育项目的竞技,也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舞台。在文字记者服务台,我们制作了很多“福”字,很多外国记者纷纷来到服务台,拿走属于自己的“福”。除此之外,我们也在记者工作间的白板上设计了一些有年味的元素,比如小老虎,冰壶与“福”字的结合等等,这些举动既传播了中国春节文化,又促进了中外友谊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尽我所能服务好各国媒体,让外媒讲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让北京冬奥会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二)新闻传播学学硕 胡家升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媒体运行部记者工作间
我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经历了多个岗位历练。有一次是为国际雪联来越野场馆进行赛道认证,服务赛道转播点位采集优化工作,越野赛道建在山坡上,在总长9.7公里的赛道上寻找53个转播服务点位绝非易事。我们扛着设备,沿着泥泞崎岖的赛道,逐个寻找新标记的转播点位。临近傍晚的时候,气温骤降到零下15度,越野赛道又正好位于山间风口,因为匆忙而衣服准备不足,凌冽的寒风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划过我们裸露在外的皮肤却又不见丝毫血迹,身着单薄衣物的我们在萧瑟的寒风中仿佛是山上的枯杨树在随风摇曳。虽然嘴上喊着冷,我也因为体力不支,爬赛道时多次滑倒,但那时我的脑海中只有在出征仪式上的高举右手,紧握右拳坚定喊出的誓言。
冬奥实习生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自本科毕业后顺利考入北京印刷学院,我还从来没有过实习经历,但是在张家口赛区作为冬奥赛时实习生的经历绝对可以让我一生难以忘记。
(三)新闻与传播专硕 王欣昱
——首都体育馆媒体运行部记者工作间
在奥运盛会中,记者通过报道将奥运精神传递到世界各个国家,为记者提供完备的采访环境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测试赛、闭环管理,我们“过关斩将”,流程细化让工作条理清晰,分工明确让部门协作顺畅,我们共同攻克一个个难关,接受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地区记者的考验。开幕式那天,也是首都体育馆第一个比赛日,看到电视中播放火炬点燃、升起,自豪感与使命感充盈心中。2月5日中国队在首都体育馆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中获得本次冬奥会首枚金牌。中国队摘金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令人激动的现场,通过从看台席返回的中国记者们的表情、言语,亦传递着那份自豪与喜悦。作为北京冬奥会赛时实习生,我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一定让更多远道而来的记者朋友们享受盛会,体验中国冬日魅力,感受中国力量。
(四)新闻与传播专硕 熊晓如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媒体运行部记者工作间
自九月份来到被大众亲切称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我已经在这里度过了近半年的实习生活。半年间,我见证了跳台场馆媒体中心在一次次任务中从“无”到有的不断成长,见证了中国运动健儿在一场场比赛中永不放弃的奋勇拼搏,见证了奥运奖牌在一个个项目中万众瞩目的精彩诞生。虽有迎着晨曦而出,伴着星稀而归之时,但在这过程中所收获的业务上的提高与心理上的成长是我一生的财富。
作为北京印刷学院派出的一名冬奥赛时实习生,我很荣幸也很骄傲能够参与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场赛事活动中来。从赛前准备工作到见证冬奥开幕再到现在赛事如火如荼的进行,很感谢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没有见证2008年夏奥的我亲历了2022年冬奥的诞生。我会倍加珍惜此次经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继续做好媒体服务,为冬奥奉献全部,让世界记住中国形象,做到不愧于学校也不愧于国家!
(五)新闻传播学学硕 徐婉婷
——国家速滑馆媒体运行部记者工作间、媒体休息区
我所承担的岗位是记者工作间兼媒体休息区主管,记者工作间在大型赛事中可以称得上是媒体记者的“大本营”,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让这片功能区平稳运行,为所有到馆媒体提供各项服务,为他们更好地报道赛事提供保障。几个月的时光倏忽而过,但细细地追忆起来,许多细节仍然会浮上心头。每一张桌椅摆放的位置、每一个设施的逐渐完善,我亲眼见证着工作间每一处细节的变化,那些琐碎的筹备工作就在这几个月的时光中一点一点完成了,而在这些琐碎的日常工作背后是许多部门在不断地协商、对接、磨合,也是我一点一滴的成长的见证。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时常会关注的一个议题。在这次的冬奥实习之旅中,为传播好冬奥文化,我和志愿者们携手身体力行,尽一切所能展现青年担当,为传播好中国故事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中国青年能够亲身参与到北京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中,我感到万分荣幸。这次冬奥之旅会是我人生中最不可磨灭的珍贵记忆之一,我会永远记得在这里我所经历的一切成长,无论下一站是哪里,我都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继续成长为能展现青年担当的中国青年!
(六)新闻与传播专硕 徐源
——云顶滑雪公园媒体运行部记者工作间
我是新闻出版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在读研生的徐源,一个来自云南的姑娘。从云南跨山越水到北京,除了对新闻与传播本身的热爱,更希望把握住难得一遇的冬奥会。作为冬奥会赛时实习生,我在云顶滑雪公园媒体运营部担任记者工作间主管,负责媒体楼整体运行,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测试场馆新闻运行服务和设施的使用效果,为赛时客户群注册记者打造一个高效、安全、便捷的工作环境,实现赛时场馆新闻运行工作区的高效运转及严格防疫下温馨、人性化并举的媒体服务。
此次经历是我第一次以幕后工作人员的视角从侧面了解了很多奥运知识及工作人员的辛劳,也是我第一次目睹并亲历了记者的整个工作流程。我在这里收获了回忆,结识了伙伴,锻炼了心智,突破了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工作能力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很荣幸有机会能参与到冬奥盛会当中,感谢学校、导师、家人好友在此过程中的支持与鼓励。希望北印的孩子可以自信满满面对每一次挑战及奇遇,把目标画成一个个格子框定,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开心的打叉。谨祝春安,顺颂夏祺。
中国风、奥运范
共谱壮美冰雪图
我们将持续推出北印的冬奥系列故事
带大家一同走近北印冬奥背后北印新闻出版人
欢迎关注!